高温天气户外易中暑、室内易患空调病,如何应对?
高温天气户外易中暑、高温室内易患空调病,天气如何应对?
2024-07-11 11:25:18 来源:人民日报微博 作者:李润泽 责任编辑:李润泽 2024年07月11日 11:25 来源:人民日报微博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:小暑期间,户外患空何白山市某某数控设备维修站气温高,易中湿度大,暑室哪些疾病容易发生?如何改善居家和工作环境,内易来减少这些影响?
气温升高、调病对湿度变大,高温在户外容易出现中暑,天气在室内容易患空调病。户外患空何
中暑的易中症状主要有头晕、眼花、暑室头痛、内易恶心、调病对胸闷、高温烦躁等。白山市某某数控设备维修站容易中暑的高风险人群有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、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、户外工作人员,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员。
那么如何预防中暑?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外出;白天外出时,采取防晒、降温措施,比如戴遮阳帽、喷雾降温等;如果运动量较大时,可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,来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。
如果出现头晕、乏力、口渴等中暑症状,应及时到阴凉处休息,补水降温。特别注意,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,应立即就医。
空调病,是指人们在封闭的空调环境下工作、学习时,因空气不流通、温度较低,出现鼻塞、头昏、打喷嚏、乏力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,多见于老人、儿童及妇女。
预防这类疾病:一是做好空调清洁;二是设定好空调的温度,不宜低于26℃,而且每隔2到3小时,开窗通风20到30分钟;三是从户外刚回到空调房间的时候,注意防止室内外的温差过大,因为温度骤变,易引起空调病症状。
夏季天气炎热,游泳馆和空调房是人们常常选择的避暑场所,在这些地方应该注意什么健康问题?
进入夏季之后,天气变得炎热,人们会更倾向于前往游泳场所或待在有空调系统的公共场所内活动。
但游泳场所存在多种复杂的健康影响因素,若不注意讲究卫生,感染红眼病、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的风险也较高,而长时间待在有空调系统的公共场所内,如新风量不足或者空调系统清洁不到位,除了患空调病以外,还会增加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。
因此,为了降低上述健康风险,建议做好如下个人防护。
第一,前往场所前,要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。有高血压、心脏病患病史,或者皮肤病、性病、急性结膜炎、肠道传染病等患者不宜在公共游泳池游泳。
第二,进入场所前,要观察场所的卫生质量。如是否有卫生质量公示栏,室内空气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或异味或发现游泳池水浑浊,尽量避免使用此类场所。
第三,进入场所时,合理安排活动时间,做好个人防护。游泳时,佩戴好泳帽、泳镜和耳塞。另外游泳时间不宜过长,否则一些体质敏感的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。游泳后不要立即大量补水,注意保暖、休息等。室内活动时,尽量选择有自然通风的房间。另外,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
第四,离开场所后,如果出现发热、腹泻等症状,要及时就医。
随着小暑节气到来,蚊虫开始增多,如何有效地防蚊防虫?蚊虫叮咬以后,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?
随着小暑节气到来,降雨量增加,持续高温,为蚊虫孳生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,也增加了蚊虫引起的登革热、乙脑等传染病传播的风险。
预防蚊虫叮咬,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。
第一,清除蚊虫孳生的场所。一是定期清理家庭卫生死角,如每天清理水池,保持台面干燥不留积水,每周向地漏补水一次,保持地漏处于水封状态;二是清理庭院内的积水,包括花盆托盘或废旧盆罐。三是家中的水培植物每3~5天更换一次水。
第二,选择合适的防蚊产品并且合理使用。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电蚊拍、蚊帐和驱蚊用品。使用电蚊拍时忌用手或者导电金属棒接触高压电网,以防发生意外。
第三,合理选择活动区域和个人防护用品。黎明和黄昏的时候,尽量不要去潮湿、泥泞的室外或花草树木较多的场所。室外活动时,穿上长裤、轻薄的长袖和能遮住脚趾的鞋子;如果带婴儿外出,婴儿手推车应挂上蚊帐。
蚊虫叮咬后,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,如全身荨麻疹、呼吸困难、支气管痉挛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来源:国家卫生健康委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·生活频道
(责任编辑:娱乐)
- 河北:全省各市购房不审核购房资格
- 法国总统与以色列总理通话 呼吁避免局势升级
- 正部级李微微被查!上个月还公开出席活动
- 问界40万台新车下线,余承东辟谣“遥遥领先”罚款一说
- 沪指站上3300点,北证50涨超8%续创历史新高
- 湖南衡阳一工厂发生爆炸致2死1伤
- 奖牌再+1!唐钱婷100米蛙泳银牌
- 湖南湘潭一堤坝决口已发展至50多米 3100余名群众紧急转移
- 卡桑旅一领导人在约旦河西岸被以军打死
- 黄仁勋小扎首次公开对话 聊了大模型开源那些事儿 还互送夹克表情谊
- 问界40万台新车下线,余承东辟谣“遥遥领先”罚款一说
- 巴黎奥组委为开幕式争议节目道歉
- 七问解棋局:中国双航母首次合练,意味着什么
- 5成研究生,找不到工作
- 吃辣椒除了过瘾居然还有隐藏好处? views+
- 烧水除塑有方法 饮水安全新招揭秘 views+
- 中新健康|中国专家成功探索“极速康复”管理 带来医疗成本控制新策略 views+
- 专家:症状减轻不代表炎症消失 哮喘治疗应长期、连贯 views+
- “没有什么甜点能与糖葫芦相比” views+
- 刷牙后到底要不要漱口? views+
- 吃“软糖”养生,是新消费还是智商税 views+
- 科学减脂,“迈开腿”要跟上 views+
- 雨水多、湿气重 缓解“春困”有良方 views+
- 看腿就能判断血糖高不高?专家:皮肤变化成因复杂,不能一概而论 views+